7月18日至7月19日,國務院國資委在京召開地方國資委負責人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研討班暨國有企業改革推進會。
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郝鵬在會上強調,要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強協同聯動、增強工作合力,務實深化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更好發揮國有經濟整體優勢和協同效應,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奮力實現國資國企“十四五”良好開局。
會議介紹,今年上半年,地方國資委監管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6.4萬億元、利潤總額1.02萬億元、凈利潤0.77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0.7%、97.7%、124.7%,兩年平均增速分別達12.5%、10.9%、10.4%,重大項目投資建設加快推進,為國民經濟穩中加固、穩中提質提供了有力支撐。國務院國資委牽頭,與各地國資委共同深入調查研究、分析論證,首次構建起“十四五”全國國資系統三級規劃體系,為進一步調整優化國有經濟布局結構奠定了堅實基礎。企業科技創新力度不斷加大,創新活力有效激發,引領帶動作用充分發揮。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出新步伐,以央地務實合作推動區域協調發展,高質量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全方位保障國家重大任務,國有經濟戰略支撐作用有力彰顯。
會議強調,下半年,各地國資委要更加關注外部環境趨勢性變化,用好窗口期,指導推動企業加快清理退出“兩非”“兩資”,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把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擺在全局工作的核心位置,推動企業勇當原創技術“策源地”,鼓勵具備條件的地方企業參加中央企業創新聯合體,聚焦卡點、突出重點,盡快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打造高質量發展引擎。把落實“十四五”規劃作為加快布局結構調整的有利契機和有力抓手,推動國資系統上下貫通、有效銜接,確保“十四五”全國國資系統國有資本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規劃扎實有序推進,以提升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性穩定性和現代化水平為導向推進重組整合,在充分考慮地方產業優勢特色的基礎上,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強高質量發展動能。把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抓細抓實抓到位,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高度重視防范化解債務和金融風險。著力暢通國內大循環,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督促企業統籌做好境外項目生產建設和人員安全工作。
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研究員劉興國在接受《證券日報》采訪時表示,當前,隨著中國經濟與科技的不斷發展,疊加外部環境日趨復雜且多變,令部分中國企業與產業面臨產業鏈、供應鏈“斷鏈”風險。在此背景下,為了增強中國經濟、產業與企業發展的安全性,迫切需要中央企業及地方國企在產業鏈、供應鏈的補斷點和強弱項上采取有力措施。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研究員吳剛梁認為,在推進并購重組過程中,不能簡單地“拉郎配”,要注意控制并購風險,防止盲目擴張。最重要的是,企業間的重組整合一定要發揮好彼此的協同效應,防止“整而不合”。
會議認為,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施以來,科學有效的國企治理機制加快形成,市場化經營機制進一步完善,混合所有制改革分層分類穩步推進,國資監管大格局、“一盤棋”態勢進一步鞏固,呈現出煥然一新的改革面貌。各地國資委要繼續把三年行動作為重大政治任務、“一把手”工程抓深抓實,持續發力跑出后半程“佳績”,要進一步加大對省屬國有企業、地市國資國企改革的指導監督力度,全力確保各項任務落實到位。要重點任務再聚焦,加快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深化三項制度改革,堅持完善國資監管體制的正確方向,堅持國有企業出資人職責與國有資產監管職責有機統一,加快推進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要推動落實再加勁,突出問題導向、堅持系統觀念,立足地方實際,根據企業功能類別、行業特征、發展階段等分層分類、精準施策,全面提升改革的質量效果。要基層創新再發力,推動第一批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區形成更多典型經驗,指導第二批綜改試驗區平穩起步,以點帶面推動全國改革再深化。要鞏固深化再提升,統籌有序抓好三年行動重點要求進章程、進制度工作,持續推進改革政策完善配套,不斷強化改革工作監督問效,建立長效機制接續推進改革,確保今年底完成三年改革任務70%以上。